2015/4/28,天氣多雲,傳承之美。
台灣除了中文大寫、中文小寫以及阿拉伯數字之外,還有其他的數字寫法嗎?
剛在樓下,爺爺一時興起教了我一種叫蘇州碼子的數字寫法,蘇州碼子又稱花碼、草碼、菁仔碼、番仔碼,而在台灣則稱作台灣碼,台語唸作「碼子」。
這種數字起於中國蘇州,起源自算籌(註1),因其書寫便利曾廣泛使用於商業中,在帳簿和發票均有使用。然而這種數字在中國及台灣幾近絕跡,在港澳地區的街市、舊式茶餐廳及中藥房偶而仍然可見。
(註1)算籌或稱筭子、運算元,是中國、日本、朝鮮半島、越南古代一種十進位計算工具。起源於中國商代的占卜。
下列是碼子的各種書寫方式:
數字 | 〇 | 一 | 二 | 三 | 四 | 五 | 六 | 七 | 八 | 九 |
碼子 | 〇 | 〡 一 |
〢 二 |
〣 三 |
〤 | 〥 | 〦 | 〧 | 〨 | 〩 |
算籌橫式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算籌直式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碼子使用特別符號來代表數字,五至九的碼子是零至四的碼子上各加一筆代表五的短豎,也就是短豎加「〇」是「〥」(五),短豎加「一」是「〦」(六),短豎加「二」是「〧」(七),依此類推。
注意數字六至八的花碼「〦」、「〧」、「〨」,書寫時第一筆應為短豎,不應寫作斜點。
關於算籌的直橫式寫法,爺爺並沒有提到,我是上網搜尋之後才知道原來在算式上有不同的寫法。
碼子是一種進位制的記數系統,以位置表示大小。記數符號寫成兩行,首行記數值,第二行記量級與記量單位。例如:
〤 | 〇 | 〢 | 二 |
十 | 元 |
上列第一行記載的是數目的數值,「〤〇〢二」代表4022,第二行記載的是數目的數量級和計數單位。此處數量級是十,代表第一行的第一位數字的數量級是十位,換言之,這數字就是「40.22元」。
角與分兩個單位所用的分別為「〢」與「二」兩種不同的寫法,個人的解讀是數字一、二、三於書寫時容易會有混淆的情形,因此以一豎一橫作為區別,如「二一」碼子寫作「〢一」,「四三一二」寫作「〤〣一〢」。
〨 | 〥 | ||
千 | 斤 |
上列第一行「〨〥」代表85,第二行記數量級為千,表示第一行第一位數字的數量級為千位,因此數字為「8500斤」,因為數量級已經表明,故可不用寫末尾的「〇」。
〡 | 十 | ||
元 |
上列「10元」只有一個數字「〡」,將「十」字記在右旁。
|
〧 | 尺 | |
上列右邊例子「7尺」只有一個個位數字,所以將單位「尺」記在右旁。
爺爺說,雖然這種數字寫法台灣已很少使用,但很快就能夠學起來,也許將來會有派上用場的一天。
我其實滿好奇,為什麼狗會喜歡在地上玩大便浴,前任家犬小黑桑就曾經在公園草皮上,開薰的用身體磨蹭狗大便,現任家犬小不點醬也不惶多讓,今天下午在路上發現了一串上頭看似串著青椒的竹籤。
接著開始用她的身體,開薰的磨蹭起那串竹籤。WTF?!
2015/4/29,心情如潮,雜沓而至。